近年来,我所工作的合肥市中级人民法院,在青少年法治教育和司法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作为我院青少年法治教育工作内容之一,我有幸被选聘为安徽省合肥市翠庭园小学法治副校长,开启了一段牵手青少年携法同行的快乐旅程,并在周边学校举办了多期普法课堂。任职期间,我有心而为之,源源不断地将自己的司法实践与法治思考传输给学生和老师,旨在能为孩子们提供哪怕是一丁点儿的法治启蒙。
孩子们的心灵是一片纯洁的沃土,撒下法律的种子,便能萌芽破土,生机盎然。他们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法律神圣的笃信和对法律职业的向往,他们愿意认真聆听我的每一次讲课,并与我积极互动。于是,怎样把每一堂法治课讲精彩,让法治课堂成为孩子们放飞法治思维的地方,成为我日常备课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法治副校长,我充分发挥自己在法院研究室工作、占有大量第一手真实案例的优势,把案例改编成故事,把孩子们带入到情景中去。这些案例,有些是发生在他们身边的,有些是发生在他们父母身边的,有些是当地新闻媒体报道关注的。比如,合肥市针对一些机动车不遵守交通规则,行驶中乱变线插队的现象,开展集中整治行动。这种不遵守交通规则的行为,每天都发生在父母接送孩子们上下学的路上。我便从“讲规则、讲荣誉”入题,为孩子们讲道路交通事故案件、讲遵纪守法观念,其目的还是要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起规则意识,在潜移默化中构筑起骨子里的文明防线,共同建设好我们的美丽家园。
为孩子提供积极有效的法治教育,我们既坚持“走出去”,也坚持“请进来”,我们举行“公众开放日”,邀请大中小学生走进法院旁听庭审,举行“模拟法庭”,让他们敲一敲法槌,穿一穿法袍,坐一坐法庭,让孩子们身临其境,感受法律的尊严与权威,萌发对公平正义的向往和追寻。这些孩子将来会走向不同的工作岗位,可能会成为科学家、工程师、企业家……但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青少年时期点滴积累起来的法治素养,潜移默化形成的法治意识,都会帮助他们塑造法治精神,成为合格公民。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今天,全社会都在关注青少年健康成长,不遗余力地为青少年营造良好的生活和学习环境。面对风云变幻世界大变局,我们的青少年不仅要在物质上强,更要在精神上强,在人格上强。中小学是法治教育的关键期和黄金期,只有通过法治教育塑造出新一代青少年明辨是非、恪守正道、保持定力、严守规矩的优秀品质,方能培养出有益于国家、有益于社会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