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不同时代、不同国度对教育也有不同的认知。不同历史背景下的教育者,会推崇不同的教育目标与方式。孔子有言“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孟子则认为“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鲁迅强调“教育是要立人”。陶行知则觉得教育是依据生活、为了生活的“生活教育”,培养有行动能力、思考能力和创造力的人。美国的杜威说“教育即生活”。英国的斯宾塞认为“教育为未来生活之准备”。将不同时代、不同国度教育家的思想统合起来,或可浅尝教育的实质。
3、教育是人的基本需求,是权利也是义务。欧洲早期的教育受宗教影响很大,中国古代教育始于经典著作。当今社会的教育,则是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增强人的体质。
4、教育的对象是人,所以教育的内容必须是良性、有意义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着主导作用,规划、管理教育活动的方向和目标、传递信息的内容和方式。教化育人,就是让人接受各种有用的知识,以期将这些知识吸收、内化,能够将其直接作用于社会,或者把这些知识作为基础,升华出新的知识,即发现和发明,从而推动社会发展和人类文明不断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