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見提出,支持學校開展科普主題閱讀活動,鼓勵有條件的地方根據實際需求在大中小學校建設“主題式”的科普設施或科普場館,與周邊學校、薄弱學校共用共享。學校要結合教育教學計劃,通過科普講座、科技周、科技節、科學營等方式,統籌安排好科普教育的時間、場地、人員,可結合科學課程教學同步實施,也可以利用課后服務時間集中安排,原則上每周不少於1次。
同時,湖南要求實施館校合作行動,支持有條件的科技館和科普教育基地開發研究性學習課程,鼓勵各市州、縣市區征集遴選一批特色鮮明、學生適用、成效顯著的科普課程,納入學校課后服務內容。要求增加流動科技館巡展活動頻次,每年面向脫貧地區和偏遠山區開展流動科技館巡展的累計時長不少於2個月,確保巡展地區所有學校和有需求的所有學生全覆蓋。
意見要求,教育部門聯合相關部門(單位),定期遴選一批導向鮮明、公益免費的科技場館、科普教育基地和自然教育學校(基地),納入省級中小學研學實踐基地目錄,列入市州、縣市區課后服務白名單。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中小學校按照就近就便原則,每年組織到科技館、科普教育基地等科普場所開展探究式、場景式、體驗式科普實踐活動次數不少於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