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物联网平台现全面招商,热烈欢迎!028-68098009
标王 热搜: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中心 » 行业趋势
教育部下发新规,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中小学生的快乐又回来了
 [打印]添加时间:2021-08-31   有效期:不限 至 不限   浏览次数:7632
   记忆中的小学生活,充满了欢声笑语。课间十分钟,所有学生都会到外面晒晒太阳,抻个懒腰。30分钟的大课间,足够学生们玩耍。

  踢毽子、打沙包、跳皮筋,都是每天必备的游戏。一些同学从家里带来呼啦圈和羽毛球拍,玩得心满意足,不亦乐乎。

  如今,大课间的活动已被取消。取而代之的是其他更为重要的学习内容。连课间十分钟都不再属于学生,除了上厕所外,其他同学都要在教室坐着。

  这不是个例,而是普遍现象。全国各地的中小学,好像统一取消了课间十分钟。操场成了摆设,以往的热闹不复存在。

  课间十分钟静悄悄,原来是这个原因

  学生年纪尚小,在学校很少听老师的话。老师让做什么就做什么,一些问题只能由家长发现。调查显示,有75%以上的家长认为学校课间十分钟太过安静。

  更有家长称,自己孩子所在的学校课间时不让出教室,到操场上玩耍也是不允许的。家长给准备的运动器材学校也不让带。

  探究其背后的原因,竟是因为学校怕担责任。小学生正是好动的年纪,课间玩耍时难免磕磕碰碰。若是家长到学校讨说法,学校和老师担不起这个责任。

  选择这个方式,实属无奈之举。因此课间十分钟变得静悄悄,学生们失去了原来的快乐。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长此以往会影响到学生们的身心健康。

  教育部下发新规,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

  课间十分钟的问题让家长难以解决,白岩松也曾公开痛批这种行为。教育部门积极调整,并发布新规定,将在9月1日秋季入学时施行。

  规定一:不得在非教学期间或课间,限制学生的人身自由。学生们可以随意进出教室,这个时间完全属于学生自己,可以随意玩耍。中小学生的快乐,又回来了。

  同时,对于学校担心家长问责等问题,多地已做出相应的责任划分。若是发生事故,完全按照伤害事故的条例进行处理。学校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学生们也能玩得更开心。

  规定二:保障学生在校期间有足够的运动量,30分钟的大课间是必备,还要有1个小时左右的体育运动。学生们跑一跑,闹一闹,可以更好的缓解学业压力。

  规定三:提高体育课的地位,将课时延长至与主课相同。从前体育老师经常生病,现在他们身体健康地回来了。40分钟的课,变成了100分钟或是150分钟。

  并且,升级后的体育课也要给学生们留作业。让体育锻炼成为学生们的日常,和语数外等课程,占据同等重要的位置。

  这项规定的公布,让学生们受益匪浅

  不得不说,教育部的这项规定,完美地拯救了中小学生。静悄悄的课间虽是避免了同学之间打闹现象,但由此引发出更多问题。

  我国小学生的近视率达到了40%,也就是说100名学生中,至少有40名已经佩戴上了眼镜。初中生近视现象更加明显,高达70%。

  同时体重超重的学生,也快占到总数的一半。繁重的学业,让他们没有太多调整的时间。在校期间,恰好可以利用这十分钟眺望一些远方,缓解眼疲劳。

  久坐的小胖墩们,可以用这十分钟去外面走一走,玩玩单双杠,增强力量的同时,还能减掉多余的肥肉,真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

  劳逸结合,才是最好的教育方式

  教育部的新规,不仅找回了学生们的快乐,也让中小学生意识到,学习并不是生活的全部。虽然我国目前采用的依然是应试教育,但国家正在积极培养全方面发展的人才。

  唯分数论的教育方法实行多年,学生只要成绩好,其他方面都可以忽略。教育在不断改革中,想要改变这一错误观点。

  当代中小学生的学业压力很重,家长和学校一直在不停地给他们灌输新的知识,却很少考虑他们有没有接受的能力。

  一味的学习终会让学生对这件事越来越反感。一味的玩儿就浪费了这大好青春。劳逸结合,合理分配时间,才能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调整课间十分钟和体育学科的地位是第一步,接下来还会有更多的规定,来辅助学生成为更加面面俱到,更加优秀的人。青春一去不复返,好好珍惜现在的学习生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