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河池大化瑶族自治县易地搬迁生态民族新城初级中学,一栋栋崭新的教学楼映入眼帘。作为大化“十三五”规划的扶贫搬迁配套重点项目,该中学的投入使用,解决了近2000多名学生的教育问题。
大化瑶族自治县新城初级中学教师韦乐灯:“我们的学生来到这个地方也是融入了这个学校,他们也是满怀信心地去学习、生活。”
党的十八大以来,自治区党委、政府大力实施“全面改薄”、教育振兴“双千计划”“广西教育提升三年行动计划”、义务教育保障战役等,切实保障贫困地区孩子有学上、上好学。过去5年,全区新建学校1500所,改扩建学校20000多所,新增学位114万个。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全面消除,25所高校启动建设新校区。到2020年,全区学前教育毛入园率、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这两个数据超过全国平均水平,高中阶段毛入学率91%,基本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刘友谊:“这些指标说明了广西已经基本实现了基本普及十五年教育的目标,高等教育毛入学率的增长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为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广西建立起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全程覆盖、无缝衔接”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家住桂平市江口镇胡村的罗雨婷告诉记者:“我们三个孩子都申请了生源地贷款,而且还有国家的资助奖金、政策都有,所以也减轻了压力,完善的资助政策让我们三兄妹都能够获得上大学的机会。”
发展更高质量更加公平的教育,是人民的期盼。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扩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加快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不断推进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自治区教育厅规划处处长伍锦昌:“我区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保持在90%以上,每年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人员超过70%接受过职业教育。有10多所职业学校协同企业走向东盟办学,职业教育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越来越强,作用越来越大,效果越来越明显。”
自治区教育厅厅长刘友谊表示,广西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动教育全面提质振兴:“统筹推进振兴乡村教育和教育振兴乡村工作,多渠道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科学统筹规划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深化校外培训机构治理,稳步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