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也不是没有不同的声音,在绝大多数家长的孩子千军万马奔向成绩的独木桥的时候,一些人通过反思又提出了另一种教育理念---素质教育。也就是在孩子的学龄前以及小学低年级阶段时,将技能知识的学习暂且放缓,优先对孩子的品行进行教育。
而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社会层次越低的家长,越喜欢把宝全压在孩子的成绩上;而越是生活富足, 社会地位高的家庭,越喜欢对孩子强调培养品行,使素质全面发展。
一、那么这究竟是富裕阶层的一厢情愿,还是底层家庭缺乏见识的结果呢?
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之前首先要知道,孩子在学习一样东西的时候的目的是什么?
小学的目的简单——学习在社会中生存的基本常识
初中的目标明确——升重点高中;
高中的目标暴力——高考;
职业学习目标纯粹——技能和证书。
也就是说只要进入小学,教育的目标就已经从”树人“明确成了“技能学习”,各种教育培训的目标都是功利而纯粹的。
幼儿教育期间我们能教的东西虽多,但只有品行教育是幼儿教育独有的,只有在学龄前,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足够的容忍度来教育孩子吃饭之前要洗手,遇到困难不要轻易放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跟长辈说话要保持尊敬......
所以我们不能拿孩子宝贵的幼儿教育时间来进行技能学习。
二、另一方面,对于技能的学习真的就能让孩子在社会竞争力上有更出色的表现吗?
魏永康,1983年出生在湖南省华容县,两岁时,在别的孩子牙牙学语阶段他,就已经掌握了1000多个汉字,四岁学完了初中阶段的课程,13岁以高分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17岁考入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直接硕博连读。
按照很多家长的观点,这个孩子的人生已然是一片坦途,超前学习的知识和高超的应试技巧,让他从平凡之中走出,也定能让他的人生一帆风顺。
可实际上,魏永康从8岁进入中学开始,他的妈妈就开始陪读。她认为孩子只有用功读书,将来才能在社会上立足,过上美好人生。所以,当魏永康的“天才”潜质暴露,生活上的一切大小事宜都妈妈一手包揽,甚至在魏永康已经进入高中时,还需要母亲喂饭,他甚至无法自己独立穿衣出门,只知道读书,完全不和外界接触。
离开母亲独自到外地求学的魏永康无法进行独立生活,在冬天穿着夏天的衣服,他不懂得交际,从不和别人往来,整天待在宿舍学习却不知道打扫卫生,致使宿舍弥漫着臭气。因为没人提醒,帮忙管理、规划自己的学习生活,魏永康不懂得期末要考试,也不知道毕业需要撰写毕业论文,最终他失去了取得硕士学位的机会和攻读博士学位的可能。
而如果你觉得这仅仅是一个极端的个例,那么相信这一组数据可以完全说明这个问题:北京大学中农村孩子的录取率在20年之间由30%降低到了10%。
这20年是中国经济腾飞的二十年,也是精英阶层认识到素质教育,从纯粹的应试教育中抽身,着重培养学龄前的儿童品行的20年。
这不仅仅是教育资源分配的问题,更是教育理念出现了隔阂,对于个体而言,素质教育在一定情况下已经全方位超过了应试教育,哪怕是在应试教育最擅长的考试这门绝活上。
由此可见,让孩子受到全方面的教育,补齐孩子教育中所缺乏的品行教育部分,是很多没有注意到这一点的家长一定要做的事。
那么如何来补齐孩子之前被忽略的品行教育呢?
1、鼓励梦想
家长平时应有意识的鼓励孩子为梦想努力。如果您的孩子提出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也无须“泼冷水”。随着孩子的成长,常会有新的梦想来代替旧的。而孩子原先所作的努力,也是有用的,必要的,对孩子进行鼓励,要比说“这不适合你”,或者“那很危险!”要来的更好。鼓励孩子去实现梦想,是保护了孩子“勇敢”、“好奇”、“自信”的优秀品行不被磨灭。
2、督促实践
在平时激发孩子为梦想努力后。也要告诉孩子实践出真知。要结合孩子的兴趣和特长,给孩子创造实践的条件。在孩子遇到问题时尽量让其独立思考,让他明白“独立”的含义;在遇到困难时要鼓励其不放弃,磨练其“坚强”的品行;在孩子需要与别的小朋友沟通时,需要注意引导孩子正确与其他人交流,以此来让孩子养成“友善”“礼貌”的品格。
3、阅读优秀的书籍
俗话说得好:“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让孩子在不出门就可以“行”万里路,天天播放新闻,孩子就“阅”尽天下了!
了解情绪、表达情绪、解决情绪才是培养高情商的基础,不过,6岁之前的孩子是听不进去道理的,年纪轻轻的他们获取知识的捷径就是故事,优秀的孩子必定是见过世面的孩子,他们的背后一定站着有眼界有见识的父母。所以李玟谨教授给大家推荐以下的书籍,一共40册里包含了如何合理科学的去教育孩子。
就像斯坦福教授所说:注重孩子早期教育与陪伴,是父母这一生最划算的投资!
比如,给孩子买一本童书绘本用不了多少钱,但会让孩子学习到很多知识。
3-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我在小的时候总听母亲给我讲故事,这也驱使我养成了良好阅读习惯。
所以,我准备“沿袭”这个行为!阅读能够活跃脑细胞,孩子喜欢阅读,就更聪明!从小养成阅读习惯的孩子,而且在孩子3岁半-6岁是孩子的阅读敏感期,这个时期好好培养,有助于让孩子形成终生的阅读习惯!
学龄前孩子正处于好奇心和求知欲高峰期,只要挑选真正生动有趣、可读性强、含金量高的绘本,孩子很容易就能对阅读产生兴趣。
璐璐妈作为阅书无数的童书编辑,今天要给大家推荐就是一套超级重磅的儿童绘本精品——《小熊系列儿童情绪管理与好习惯培养绘本》就很不错,一套共有40册。中英双语绘本,对于家长启蒙孩子的英语思维也有很大帮助。在3岁前,父母可以读给孩子听,当做睡前故事书。在3-6岁当做好习惯养成的故事书,用来帮助孩子管理情绪,养成好性格。
这套绘本共有40本,分别从“好习惯绘本(第一辑)”、“好习惯绘本(第二辑)”、“情绪小绘本”、“公德小绘本”都是从不同的角度教会孩子学会表达。
更重要的是,它的价格实在太美丽了,整整40册绘本,赶上活动特惠价仅需79.8元!
折合下来,一本才2元都不到,就能满足满足3~6岁年龄段孩子阅读大胃口,简直太划算。
绘本里印刷的字体很清晰,纸张也很不错,方便孩子健康阅读。家长发现没,三大主题内容全都是围绕着“阅读敏感期”孩子生活中,最常接触的人际关系,孩子阅读时就像在看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
我们把这套绘本拿给很多小朋友阅读之后,家长都赞不绝口:
插图实在太精美了,孩子爱不释手,现在每天都要翻一翻才肯睡觉;故事很有趣,孩子看得入迷了都,再也不找我们要手机玩了;开本大小刚好,等高铁的时候,4岁半的小宝翻得特别专注……
这套绘本一经上市就引起轰动,在英国,几乎每个孩子书架上都有一套珍藏版。
插画配色鲜艳,画风治愈,孩子阅读同时,还能培养审美力和绘画兴趣。
其中很多册都被我家娃翻了不知道多少遍,5岁的她已经能流利地复述给我听。不管是口才、理解能力、反应能力都比同龄小朋友好很多。
有远见的父母赶紧下单,让孩子在阅读中得到学习和启发,早一步养成受用终生的好习惯!
我是璐璐妈,一个女孩的妈妈,母婴行业培训师,多平台原创作者,专业育儿领域创作者,为上千家长提供育儿干货。希望我的一点建议能有助你解决带娃过程中的困惑与烦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