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教育是在城乡社区中,通过开发、行使种种教育资源,以进步社区全体成员的本质和生活质量,促进居民全面发展和社区可连接发展为目的的教育活动,被誉为青少年的“第二课堂”、职场人的“充电站”、新市民的“心灵家园”、老年生活的“新舞台”、社会治理的“助推器”。今年初印发的《中国教育当代化2035》提出“扩大社区教育资源供给”,对我国发展社区教育具有紧张指导用途。
搞好社区教育,当务之急是加强社区教育基础才气装备,完善社区教育办学网络。以浙江为例,全省设区市、县(区)社区教育办学机构共100家,实现了市县两级社区教育机构全笼盖。在县(区)之下,通过整合街道、社区的现有教育文化场所,确立了街道(州里)级社区学校1332所。在居(村)层面,社区学校笼盖率也接近60%。充分整合中小学校、藏书楼、科技馆、市民学校、屯子文化会堂等资源,开展“接地气”的教育活动,才能让社区教育走进人们的生活。
加速推动社区教育发展,需要形成党委头领、政府统筹、教育部分主管、相关部分配合、社会积极支持、市场有效介入、群众宽泛参与的协同治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好比,四川成都确立起“学习型城市装备与社区教育联席会议轨制”。联席会议总召集人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包括文明办、发改委、教育局等27个单位,职责包括统筹管理和议事协调,订定事情计划并督促落实,汇总发布年度社区教育资源及教育培训服无清单等。理顺了机制,社区教育发展才能驶入快车道。
促进社区教育事情规范化、轨制化,是推动社区教育健康深入发展的基础保障。2005年以来,多地陆续出台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促进条例和规章轨制。以上海为例,从2006年出台《关于推动上海学习型社会装备的指导意见》,到2011年印发《上海市学习型社会装备与终身教育促进三年行动计划》,再到2016年上海市教委出台10个规范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的文件,接续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轨制系统装备,起到了协调、支撑、规范社区教育改革创新的用途,推动社区教育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保证各项政策措施落地,需要将社区教育归入教育当代化整体规划,确立目标义务和考核机制。好比,福建从2010年起,先后将终身教育、社区教育事情归入“教育强县”督导评估内容,从保障机制、计划落实、活动形式等方面加强政府督导。该省教育部分还把社区教育参加教育发展规划与年度事情计划,与整体教育事情同一部署、同一落实、同一搜检,起到了强有力的引导和促进用途。
社区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紧张组成片面,是“庶民身边的教育”。着力破解限制社区教育的一系列问题,提升社区教育当代化水平,将更好发挥其在进步我国人口综合本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中的紧张用途,为加速装备学习型社会夯实基础。